首页

木木小腰

时间:2025-05-26 01:20:32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56158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媒看大陆:在泰山赏日出霞光万道

面对上述环境,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强调,对公业务将继续是他们明年第一季度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对公信贷投放方面,将重点支持那些与国家政策方向一致的实体经济领域,包括制造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绿色经济等关键行业。

(巴黎奥运)前瞻:战巴黎国羽有望超越东京

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前不久中国海警船首次进入台所谓金门“禁止水域”开展执法巡查行动。请问发言人这是否是大陆对“2·14”恶性撞船事件的反制?

两岸及港澳20支球队将角逐2024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

从2018年我国启动农业全程无人化作业试验以来,经过六年建设,全程无人化作业试验已在全国主要农业集聚区展开,累计建立了31个试验区,覆盖水稻等14种代表作物和平原、丘陵、山地3种标志性地形。根据抽样统计数据,智能农机实现了作业效率提升60%,人工减少50%,土地利用率在95%以上等作业目标。另外,今年春耕期间,全国预计将有2300多万台(套)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之中,其中就有不少高性能的农机装备。

王源

记者了解到,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香港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4岁至18岁。在赣期间,交流团一行将先后走进南昌、赣州两地的多所中小学、体育俱乐部以及城市运动场所,同当地的青少年进行共同训练和友好交流比赛。

第四届“北京·国际范儿”短视频大赛启动 将策划AI创新推广活动

我们可以看到现场的施工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家如果顺着我的手往那个方向看呢,看到的就是泰国现有的米轨,之所以叫做米轨,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当地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1000毫米的设计标准。但是现在,其中有些路段已经是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而正在建设中的中泰高铁采用的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道,在完工之后有望提升整个泰国的建设和运输能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